市妇联主席赵津芳在2009年全国省区妇联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发布日期:2010-06-02 07:58:26     信息来源:北京妇女网

打造“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 为首都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近年来,北京市妇联认真贯彻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首都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探索打造“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的新途径、新办法,在参与首都社会管理、促进首都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抓住时代机遇,切实承担起首都社会建设赋予妇联组织的新使命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和社会建设办公室,提出了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新思路,首都社会建设进入了整体规划、重点突破的新阶段。
   打造“枢纽型”社会组织,就是要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等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并以之作为同性质、同类别、同领域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逐步形成一个以分类管理为主的工作体系,改变目前社会组织管理分散、服务不到位、发展不充分等现象,弥补政府和市场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环节上的缺口,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这是党委政府在社会建设中赋予包括妇联组织在内的人民团体的崭新职能和重要使命,体现了党委政府对人民团体的重视、信任与期望。
   面对新形势赋予我们的新任务,特别是今年年初北京市妇联被作为第一批“枢纽型”社会组织予以确认以来,我们深刻分析全市社会建设的总体形势,充分认识自身在社会建设中承担的责任和职能,立即行动、主动作为,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延伸、拓展、整合、创新”的基本思路,努力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妇联组织在政治上的桥梁纽带作用、业务上的龙头聚合作用、管理上的集约服务作用,在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彰显首都特点、体现女性特色的“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整合优化资源,逐步完善社会化工作机制
   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是建设“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的重要保障。我们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广泛联络部门、联系社会;充分发挥“借”字优势,借船出海、借水行舟,努力推动妇联工作的社会化发展。
   第一、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完善社会化工作运行机制。我们坚持以妇联现有工作队伍为核心,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吸纳各种专业人才进入妇女工作领域,努力扩大妇女社会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兼职妇女工作者和巾帼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妇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广大妇女群众的主体作用,努力健全妇联系统群众自助服务网,在内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良好环境。
   第二,积极承接服务项目,打造社会化公共服务机制。我们充分利用政府赋予的各种资源和手段,逐步承接一些由政府转移出来的与女性和家庭有关的服务项目,通过健全项目化运作机制,努力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力求在政府委托、妇女需要、市场缺位、妇联所能的结合点上,促进公共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
   第三,建立妇女儿童发展基金,探索社会化资金筹措机制。今年,我们将原有的“北京市儿童少年发展基金会”变更注册为“北京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使其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救助和服务提供支持。特别是针对老妇救会主任、单亲贫困母亲等几类困难群体,我们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救助的基础上,力求引导社会资金、融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化救助机制和公益性服务保障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妇女儿童民生问题的解决。

   三、搭建扩展平台,强化妇联组织的社会服务功能
   搭建平台、服务妇女,是建设“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的重要目标。我们将服务妇女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多种举措,努力为妇女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一、明确发展目标,服务首都妇女。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就明确了“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北京,服务首都妇女”的工作重点。努力构建“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政府服务社会化、人群覆盖最大化、妇女受益实惠化”的工作目标,力求进一步从以行政化手段为主的工作格局中跳出来,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妇女群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二,打造服务载体,完善服务网络。我们对现有服务载体进行创新和整合,召开“姐妹驿站”推进会,筹备成立“巧娘协会”,努力打造富有妇女特色、方便群众的服务网络。旨在通过维权、咨询服务提升妇女生活品质的“姐妹驿站”已被北京市社会工委列入重点工程。一大批“家庭方圆驿站”、“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单亲母亲之家”等极具妇女特色、符合妇女需求的载体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各种急需的服务。
   第三,丰富服务内涵,切实改善民生。我们适应妇女需求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切实关注聚焦妇女民生问题,逐步对现有服务内容进行整合、提升:努力提高家政服务层次,着力打造诚信婚介品牌,强化对不同群体妇女的职业技能和创业项目培训,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力求通过一个全方位、多功能、高水平、有特色的服务体系为广大妇女改善民生发挥作用。

   四、打牢强化基础,为“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切实加强组织建设,是建设“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的重要基础。我们坚持筑牢基础,积极探索联系妇女、服务妇女的新型纽带,为建设“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奠定坚实根基。
   第一、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完善妇联横向组织建设。我们不断加强和巩固基层组织建设,重点关注并努力推动解决基层妇代会主任待遇问题。探索在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中灵活建立组织形式,加强在党政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建立妇女组织,扶植建立各种妇女工作联席会、联谊会、协会等,努力构建以妇联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其他妇女组织为延伸,广泛团结凝聚各界妇女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妇女组织体系。
   第二,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切实发挥首都妇女社会组织的“龙头”作用。据调查,北京市现有市级民间自办女性组织61个,其他城乡社区妇女组织2194个。立足于北京妇女组织多元化发展的实际,我们率先召开首都妇女参与社会建设座谈会,着力增强妇联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妇联组织对其他妇女组织的引导和协调能力,力求在加强对各类妇女组织管理的同时,激发它们的发展活力,共同促进首都和谐社会建设。一是充分发挥统领和聚合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工作协调机制,带领妇女社会组织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管理和监督作用,承担起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对相关社会组织进行日常管理,引导妇女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建立社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三是充分发挥培育和扶植作用,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为其它妇女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产品推介、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培训交流等服务,提高妇女社会组织在项目运作、活动策划、组织协调、服务妇女等方面的能力。
   第三,增强机关内部凝聚力,以信息化建设促进运行高效化、服务社会化。针对“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我们广泛动员,使各级妇联干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大力支持社会建设工作,队伍士气空前高涨。为了提高妇联组织内部信息沟通和信息处理的效率,提升对外服务能力、拓展社会服务覆盖面,我们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搭建与社会工作相匹配的信息支撑平台,促进妇联组织从政治性向社会性,从活动型向功能型、服务型转变。在参与社会建设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新要求,与妇女群众的新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北京市妇联将在全国妇联指导下,认真向姐妹省市学习取经,紧紧抓住参与社会建设这一难得的“黄金发展期”,不断用时代眼光、创新思维、务实举措,大力推动“枢纽型”妇女社会组织建设,在社会建设的大舞台上,与姐妹们携手同心,共同创造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新辉煌!